第二届中国苜蓿改良会议在哈尔滨举办

作者:吕会刚、龙瑞才 来源: 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4-08-11
分享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8月6日,第二届中国苜蓿改良会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晓冬,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卢淑雯,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竹青,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青川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申忠宝主持开幕式。

曹晓风院士在会上作了盐碱地改良与牧草育种的学术报告。她指出,我国盐碱地可开发利用面积高达1.5亿亩,利用这些盐碱地种植田菁、苜蓿等耐盐碱的饲草,不但可为奶牛等草食动物提供优质饲草,还能改土肥田,提高后茬作物产量,增加后备耕地资源。王加亭指出“2018年以来,国家对饲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视。饲草作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上种植多年生的紫花苜蓿,是真正做到‘以草增粮、以草代粮’”。杨青川在发言中说,“紫花苜蓿育种是农业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苜蓿产业的芯片,加强苜蓿种业科技研发对于支撑奶牛等草食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为从事苜蓿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的科研技术人员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各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快新成果的转化力度,共同推进苜蓿科技进步”。

本届会议以“苜蓿种业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苜蓿产业学术交流和协同创新,加快培育苜蓿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企业单位的25位专家围绕苜蓿品种选育、分子育种技术、基因挖掘、种子生产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观摩了各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出,还参观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牧草育种试验示范基地,与会代表在苜蓿育种材料田就杂交育种、抗寒育种等苜蓿育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上一篇:牧医所开展2024年新生入所培训 下一篇:牧医所举办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